06/02/2025
歷史告訴我們甚麼是過去,並幫助我們了解現在,以及預測未來。唐太宗曾言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」歷史可以讓我們借鑑前人的知慧、歷史事件的經驗,給予我們未來一些啟發和思考方向。因此,如何引領學生體會當中的意義,正是中史老師的一大學問。
同學經常問我:「如何讀中史?」我回答:「讀歷史要感同身受,要代入其中」。我重視探究學習,會運用不同的教學資源,引導學生分析、了解,為學生創造一個「立體」的歷史空間。例如教授古代史的時候,會提供大量的歷史資料,讓同學代入歷史人物中,了解他們的行為和動機,產生「共鳴」。又如教授與戰爭有關的史事,引入大量的圖片、影像、地圖等,讓同學感受戰爭的殘酷。透過這些的「共鳴」、「感受」,希望讓同學對過去的人和事多看一下,多想一下,多反思一下,而並非一味盲目背誦。
我深信中史老師不僅是一名知識的傳遞者,也是讓學生連接歷史的一座穚樑,引導學生探索歷史的意義,幫助他們成為更懂得思考的人。